阿难回答佛说:“尊者!虽然如来已经讲解了第二义门,但是我观察世间的解脱者们,如果不知道他们所执着的根本原因,我相信这些人终究无法解脱。 尊者!我和在场的学者们都是声闻弟子,也是同样的情况,从无始以来,与无明相伴而灭生,虽然得到了这么多的学习和善根,被称为出家人,但仍然像日疟一样困扰着我们。 我只希望大慈悲的佛能怜悯我们这些被沉溺的众生,今天身心到底是被什么所束缚?应该用什么名义来解脱?也希望能让未来的众生摆脱苦难,不再陷入轮回,不再受到三有的束缚。” 说完这番话,阿难和众人都五体投地,泪水顺着脸颊流淌,诚心向佛陀静听。 此时,佛怜悯阿难和在场的学者众生,也同样为了未来一切众生的解脱,以为出世的因缘,摩阿难的头顶,用紫光金手轻轻触摸。 于是,十方世界的佛,六种振动同时发生,微尘如来住世界的各个佛头顶上都出现宝光,同时灌注到彼世界的祇陀林佛的头顶上,使众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体验。 于是,阿难和众人听到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诉阿难:“善哉,阿难!你想要了解俱生无明,让你的轮回生死的根结解脱,只有你的六根,没有其他的事物。 你还想要了解无上的菩提,让你快速登上安乐解脱的寂静和妙常,也只有你的六根,没有其他的事物。” 阿难虽然听到了这样的法音,但心里仍然不明白,他再次向佛稽首说:“请问如何能让我从生死轮回中解脱,达到安乐和妙常,而只依靠六根,没有其他的事物呢?” 佛告诉阿难:“根和尘是同源的,束缚和解脱没有二分之别,识性犹如空花虚妄。 阿难!由于根的作用,才有了知觉,因为根有相对的存在,但相见即无性,就像两根交错的芦苇一样。 所以,现在你要明白,知见只是立在知觉上,实际上是无明的本源;知觉没有所见,这就是涅槃、无漏和真净。 在这种情况下,还容得下其他的事物吗?” 这时,佛欲再次阐述这个义理,便说出以下偈言:“真性实际上是空的,因缘而生所以如幻;无为无起无灭,不实际如空花。 言语的妄见彰显了真实,妄见和真实同属妄想,但实际上既非真实也非妄想,如何能见到所见? 中间没有实在的本质,所以犹如两根交错的芦苇; 结缚和解脱都是因果关系,圣人和凡夫没有两条路。 你要观察这个交中性,空和有都不是实在的;迷惑即是无明,觉悟即是解脱。 解脱的结缚逐渐消除,六根的解脱一起消失;根据选择圆融,进入流成为正觉。 微细的识和习气形成了狂暴的流动; 真实和非真实会使人迷惑,我常常不去演说它们。 从自心中取自心,不幻化成幻法,不取也没有非幻法,非幻法还不会生起,幻法怎么可以确立呢? 这就是妙莲华,金刚王宝觉,如幻三摩提,只需一瞬间超越无学。 这就是阿毗达磨,十方世界的薄伽梵,是通向涅槃之门。” 听到如来佛的无上慈悲和教诲,阿难和众人心中的智慧和理解清晰透彻,心灵开明,感叹前所未有。 阿难合掌向佛顶礼,说道:“我现在听到了佛无遮蔽的大悲心和纯净妙常的真实法句,但我的心还没有达到六根解脱一起消失,还有结缚存在的次序。 请佛再次施以法音,洗涤我的沉积污垢。” 佛立即从师子座上起身,整理涅槃僧和敛僧伽梨,观察七宝机,伸手取出劫波罗天所奉的花巾,在众人面前将其系成一个结,示意阿难:“这个叫什么名字?” 阿难和众人齐声回答佛陀:“这叫做结。” 于是如来又将花巾绾叠成一个结,再次问阿难:“这个叫什么名字?” 阿难和众人再次回答佛:“这也叫做结。” 如此依次将花巾绾叠成六个结,每次都取手中已成的结来问阿难叫什么名字。 阿难和众人也都依次回答佛,称之为结。 佛告诉阿难:“我一开始绾巾时,你们称之为结,这条花巾本来就是一体的,为什么你们在第二、第三次绾巾的时候还称之为结呢?” 阿难回答佛说:“尊者!这宝叠花巾是由缉织成的,虽然原本是一条,但我思考之后,觉得如来一次绾巾得到一个结的名字,如果绾巾一百次就称之为百结,那这条巾只有六个结,终究不会达到七个,也不会停留在五个。 为什么如来只在最开始的时候称之为结,而在第二、第三次绾巾时却不称之为结呢?” 佛告诉阿难:“这条花巾,你要知道它本来只是一条,当我绾成六个结的时候,你称之为六个结。 你仔细观察,巾的实质是相同的,但结的位置却不同。 你认为,在初次绾巾时称之为第一结,那么在后面的绾巾中,第六个结是否应该称之为第一结呢?” 阿难回答:“不是的,世尊!如果六个结还存在,那么第六个结终究不会成为第一结。 即使我用尽明辩之力,也无法使这六个结混乱起来。” 佛说道:“六个结不同,但从根本上说都是由同一个巾所造成的,如果让它们混乱起来,最终也无法成为一个整体。 同样,你的六根也是如此,毕竟在本质上是相同的,但从根本上却是不同的。” 佛告诉阿难:“你一定希望这六个结能够成为一个整体,愿意称之为第一结,那么如何能够达到这个目的呢?” 阿难回答:“如果这些结还存在,是非之刃就会从其中自生,这个结不是那个结,那个结也不是这个结。 如果如来今天解除了这些结,如果结不再产生,那么就没有了这个和那个之分,也无法称之为一个整体,六个结如何能够成为一个整体呢?” 佛说道:“六根解脱一起消失也是如此。 由于你无始的心性狂乱,知觉和见识不断地妄发,妄想不停地涌现,繁忙的看见起尘埃,就像眼睛忙于看见,所以就有了这疯狂的花朵在清澈明亮之中。 没有根本的原因,所有世间的山河、大地、生死、涅槃,都变成了疯狂颠倒的花样。” 阿难说道:“这种繁忙就像结一样,如何解除呢?” 如来用手将所结的花巾向左边扯动,问阿难:“这样解除了吗?” 阿难回答:“不是的,世尊!” 然后又用手向右边扯动,再次问阿难:“这样解除了吗?” 阿难回答:“不是的,世尊!” 佛告诉阿难:“我用手左右扯动也无法解开结,你想办法,如何才能解开呢?” 阿难回答佛说:“尊者!当将心中的结解开,即可分散。” 佛告诉阿难:“是的,是的!如果想要解除结,就要从内心解开。 阿难!我所说的佛法是从因缘而生的,并不取决于世俗的外在形象。 如来发明了世间与出世间的法,知道它们的根本因缘与相关情况。 无论是松直还是棘曲、鹄白还是乌黑,都了解它们的根源。 所以,阿难!根据你的心意选择六根,如果将结解除,尘相自然消失,各种妄想都会销亡,不真实的东西还等什么呢? 阿难!我现在问你,这条劫波罗巾上的六个结同时解开,是否能够同时消除呢?” 阿难回答:“不是的,世尊!这些结是按照次序绾成的,今天必须按照次序解开,六个结的形成和解除不同时,那么解除的时候又怎么能够同时消除呢?” 佛说:“六根的解脱也是如此。第一个根解脱先达到人空的境界,空性的圆明成为法的解脱,一旦达到解脱,就是俱空不生的状态,这就是菩萨通过三摩地而获得的无生忍。” 阿难和众人听了佛的开示,心中获得智慧和觉悟,没有任何疑惑。 阿难合掌向佛顶礼,双脚跪地,说道:“我们今天身心都清净愉悦,虽然领悟了六根解脱的意义,但仍未达到圆通本源的境地。 尊者!我们在长久的生死轮回中孤苦无依,怀抱着佛法的期望,就像失去母乳的婴儿突然遇到慈爱的母亲一样。 如果能因此机缘而获得完全觉悟,那么对于已经听闻教诲和未曾听闻的,就没有区别了。 请您施以大慈悲,启示我这个最后的秘密,实现如来的最后开示。” 说完这番话,他五体投地,希望佛能够给予深远的指示。 佛对众多的大菩萨和漏尽的大阿罗汉普遍宣告:“诸位菩萨和阿罗汉,你们在我法中出生,实现了无学的境界。 现在我问你们,最初发起菩提心觉悟十八界的是谁达到了圆满境地?通过何种方便进入了三摩地?” 那位名叫骄陈那的比丘站起身来,向佛陀顶礼,说道:“我在鹿苑和鸡园中,亲眼见证了如来最初成道的过程,在佛的声音中觉悟了四谛。 佛问我,我初次宣称解脱,如来给我印记了名字‘阿若多’。 妙音密圆,我通过声音的启示而成就了阿罗汉。 佛问我关于圆通的问题,我所证悟的是,声音是至上的方式!” 优波尼沙陀站起身来,向佛顶礼,说道:“我也亲眼见证了佛的最初成道,观察到不净相生大厌离,领悟到一切色相的本性都是不干净的,白骨和微尘最终都归于虚空,虚空和色相都不存在,无学的道路就成就了。 如来给我印记了名字‘尼沙陀’。 尘色既尽,妙色密圆,我通过色相觉悟了阿罗汉。 佛问我关于圆通的问题,我所证悟的是,色相至上!” 香严童子站起身来,向佛陀顶礼,说道:“我听闻如来教导我观察一切有为相的真相。 有一次,我离开佛的宴会,在清净的斋戒中,看到一些比丘烧了下沉的水香,香气寂静地飘入我的鼻中,我观察到这股香气既不是木头、空气、烟雾、火焰,它不依附于任何物体,也没有来自任何地方,由此我的意识消融,觉醒了无漏的境界。 如来给我印记了名字‘香严’。 尘气瞬间消失,妙香密圆,我通过香气觉悟了阿罗汉。 佛问我关于圆通的问题,我所证悟的是,香严至上!” 药王和药上二法王子以及五百梵天都站起身来,向佛顶礼,说道:“我无始劫以来一直是世间良医,口中尝过这个娑婆世界的草木、金石,它们的名字数目多达十万八千,我完全了解它们的苦、酸、咸、淡、甘、辛等味道,以及它们的各种组合和变异,是冷还是热,有毒还是无毒,我都能洞察一切。 在供奉佛的时候,我体悟到味觉的本性既不是空的,也不是有的,不属于身心,也不离开身心,通过分别味道的因缘而觉悟,受到佛的认可,印刻了我的名字为昆季药王和药上二菩萨。 在这次的会中,我成为了法王子,因为味觉的觉醒而登上了菩萨的地位。 佛问我关于圆通的问题,我所证悟的,味觉至上!” 跋陀婆罗和他的十六位同伴站起身来,向佛顶礼,说道:“我们威音王佛的时候就听闻了法而出家,在与僧众洗浴的时候,按照规定进入了屋里,突然觉悟到水既不洗去尘垢,也不洗净身体,中间安然无恙,获得了无所有的境界。 从那起到现在,宿世的修行没有遗忘,今天获得了无学的境界,那位佛将我命名为跋陀婆罗。 通过妙触的宣明,成为了佛的子弟住持。 佛问我关于圆通的问题,我所证悟的,触觉至上!” 摩诃迦叶和紫金光比丘尼等人站起身来,向佛顶礼,说道:“在过去的劫数中,有一位佛出现,名为日月灯,我有幸亲近并听闻了他的法教并修学。 佛圆寂之后,我继续供养舍利和然灯,将紫金光涂抹在佛像上,自那以来,我世世代代一直以圆满的紫金光身出生。 这位紫金光比丘尼就是我的侍从,我们同时发心。我观察世间的六尘变幻,唯有通过空寂修持灭尽,身心才能度过千百劫,犹如弹指之间。 我通过空法而成就了阿罗汉。 世尊赞扬我是头陀中最杰出的,妙法开启智慧,消灭一切的烦恼。 佛问我关于圆通的问题,我所证悟的,法至上!" 阿那律陀站起身来,向佛顶礼,说道:“我初次出家时常常陶醉于睡眠的乐趣,佛责备我像畜生一样。 我听闻佛的指责,自责地啼泣,七天七夜不闭眼,失去了双目。 佛向我示现了快乐的明照金刚三昧,我不依赖眼睛观察十方,精神清醒,如观掌中的果实。 佛给予我印记,成就了阿罗汉。 佛问我关于圆通的问题,我所证悟的,旋见循元是最重要的!" 周利槃特迦站起身来,向佛顶礼,说道:“我初出家时专心诵持无多闻性,最初遇到佛的时候,记忆中只有一句佛的教诲,我通过一百天的修行,同时领悟了前遗和后遗,佛怜悯我愚痴,教导我如何安住、调节呼吸的出入。 我观察呼吸微细,穷尽生、住、异、灭的瞬间,心灵豁然开朗,获得了大无碍的境界,乃至消除了一切烦恼,成就了阿罗汉,住在佛的座下,获得了无学的印记。 佛问我关于圆通的问题,我所证悟的,返息循空是最重要的!” 骄梵钵提起身向佛顶礼,并说:“我曾经有过口业,在过去的劫数中轻视修行者,世世代代都受到牛呞病的折磨。 佛向我显示了一种清净心地的法门,我通过灭心进入了三摩地,观察味觉的认知,超越了世间的各种烦恼,内心解脱身心,远离了三有世界,如同鸟儿从笼中飞出,远离了污垢与尘埃,我的法眼清净,成就了阿罗汉。 佛亲自给予我印记,登上了无学的道路。 佛问我关于圆通的问题,我所证悟的是,在味觉的旋转中觉知是最重要的!” 毕陵伽婆蹉也起身向佛顶礼,并说:“我初次发心跟随佛入道,多次听闻佛说世间的不可乐之事,在城中乞食时,不知不觉中被毒刺扎伤了脚,全身疼痛之际,我通过觉知意识知道了这深刻的痛苦,虽然感受到痛苦,但觉知到清净心是没有痛苦的。 于是我思考,这个身体怎么可能有双重的觉知呢? 没过多久,我的心念专注,身心突然变得空灵,在三七日之间,所有的烦恼都虚妄地消失,成就了阿罗汉。 我得到了亲印记,发现了无学的境界。 佛问我关于圆通的问题,我所证悟的是,纯粹的觉知超越了身体的存在是最重要的! 须菩提即从座起,顶礼佛足而白佛言:“我旷骄梵钵提起身向佛陀顶礼,并说:“我曾经有过口业,在过去的劫数中轻视修行者,世世代代都受到牛呞病的折磨。 佛向我显示了一种清净心地的法门,我通过灭心进入了三摩地,观察味觉的认知,超越了世间的各种烦恼,内心解脱身心,远离了三有世界,如同鸟儿从笼中飞出,远离了污垢与尘埃,我的法眼清净,成就了阿罗汉。 佛亲自给予我印记,登上了无学的道路。 佛问我关于圆通的问题,我所证悟的是,在味觉的旋转中觉知是最重要的!” 毕陵伽婆蹉也起身向佛顶礼,并说:“我初次发心跟随佛入道,多次听闻佛说世间的不可乐之事,在城中乞食时,不知不觉中被毒刺扎伤了脚,全身疼痛之际,我通过觉知意识知道了这深刻的痛苦,虽然感受到痛苦,但觉知到清净心是没有痛苦的。 于是我思考,这个身体怎么可能有双重的觉知呢? 没过多久,我的心念专注,身心突然变得空灵,在三七日之间,所有的烦恼都虚妄地消失,成就了阿罗汉。 我得到了亲印记,发现了无学的境界。佛问我关于圆通的问题,我所证悟的是,纯粹的觉知超越了身体的存在是最重要的!劫来心得无碍,自忆受生如恒河沙,初在母胎即知空寂,如是乃至十方成空,亦令众生证得空性,蒙如来发性觉真空,空性圆明得阿罗汉,顿入如来宝明空海,同佛知见印成无学,解脱性空我为无上。 佛问圆通,如我所证,诸相入非非所非尽,旋法归无斯为第一!” 舍利弗起身向佛顶礼,并说:“我经历了无数劫数,心灵洞察清净,受生次数多如恒河沙。 世间种种变化,一见即通,获得了无障碍。 我在路上遇到迦叶菩萨,兄弟相逐,互相宣说因缘,悟心无边,从佛处出家,见觉明圆,成就了阿罗汉,成为佛的长子,从佛的口中生,从法中化。 佛问我关于圆通的问题,我所证悟的是,心灵洞察发光,极其明了的知见是第一重要的!" 普贤菩萨起身向佛顶礼,并说:“我曾经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,十方如来教导他的弟子,菩萨修行普贤行,我的名字由此而来。 世尊!我以心灵聆听,分辨众生的一切知见,若在他方恒沙界外,有一众生内心能够领悟普贤行者,我在那时乘坐六牙象,分身百千,都到达那个人的所在地,即使那个人因为深厚的障碍而无法看到我,我暗中摩顶,护持安慰,使其得以成就。 佛问我关于圆通的问题,我告知本因,通过心灵聆听和分辨自在是第一重要的!"孙陀罗难陀起身向佛顶礼,并说:“我初次出家跟随佛修行,虽然严守戒律,但在三摩提中,心灵常常散乱,未能获得无漏的境界。 佛教导我和俱絺罗观察鼻端的白色,我最初谛观了三七日,看到鼻子中的气息出入如烟,身心内部明亮圆洞,世界遍布虚空的净化之中,烟雾逐渐消散,鼻息成为白色,心开漏尽,一切的出入息化为光明,照耀十方世界,成就了阿罗汉。 佛记住我将获得菩提。 佛问我关于圆通的问题,我以久长的销息发现,明亮的圆洞和熄灭一切烦恼是第一重要的!"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起身向佛顶礼,并说:“我旷劫来拥有无碍的辩才,能够宣说苦空的深刻实相,一直到恒沙如来的秘密法门。 在众生中微妙地传授,并得到无所畏惧。世尊知道我有伟大的辩才,以音声轮教我发扬。 我在佛面前助佛转轮,因为师子吼而成就了阿罗汉。 佛印证了我无上的说法。 佛问我关于圆通的问题,我以法音降伏魔怨,消灭一切烦恼和漏失是第一重要的!" 优波离起身向佛顶礼,并说:“我亲随佛离开城市出家,亲眼目睹佛六年的勤苦,亲自见证佛降伏了各种魔怪和外道,解脱了世间的贪欲和种种烦恼。 我遵守了佛传授的戒律,包括三千条威仪和八万条微细的规定,我的性业和遮业都得到了清净,身心寂灭,成为了阿罗汉。 我在佛众人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责,佛亲自给予我印记,众人都将我推崇为无上之人。 佛问我关于圆通的问题,我以执身使身体得到自在,然后执心使心灵得到通达,接着身心的一切都通利,这是第一重要的!” 大目犍连起身向佛顶礼,并说:“我最初在路上乞食时遇到了优楼频螺、伽耶和那提三位迦叶菩萨,他们向我宣扬如来的因缘和深刻义理,我顿时心灵开悟,获得了大通达。 佛慈悲地将他的袈裟赐给我,我的头发自然脱落,我游历十方,无所阻碍,展现了神通,众人推崇我为无上之人,成就了阿罗汉。 唯有世尊和十方诸佛对我的神力称赞不已,我圆明清净、自在无畏。 佛问我关于圆通的问题,我以内心纯净的光明来宣示,就像澄清的水流经过长时间的沉淀而变得清澈,这是第一重要的!” 乌刍瑟摩站起身来,向佛的双足顶礼,并说:“我常常回忆起遥远的劫数前,我的本性充满了贪欲。有一位名为空王的佛出世,他教导我淫欲会聚成猛烈的火焰,教我观察百骸,体会冷暖气息和神光的内在凝结,通过消除贪欲心而成就智慧之火。 从那时起,诸佛都称呼我为火头,因为我通过火光三昧的力量成为了阿罗汉。 我发起了伟大的愿望,希望所有的佛都成道,我作为力士亲自降伏魔怨。 佛问我关于圆通的问题,我以谛视身心的温暖触感和无碍流通,既销除了种种烦恼,生起了大宝焰,登上了无上的觉悟,这是第一重要的!" 持地菩萨也起身向佛顶礼,并说:“我回忆起往昔,普光如来在世间显现。我当时是个比丘,常常在各个要道、渡口、田地、险隘之处,有任何不合法的阻碍车马行进的情况,我都会平坦道路,有时搭建桥梁,有时扛起沙土填平道路,如此勤劳辛苦,经历了无量佛的显现。 有时候在繁华的市场中,有人需要帮忙搬运物品,我总是第一个去帮助,直到他们到达目的地才离开,无论距离远近,只收取一文。 有时候车辆或牛被陷入困境,我凭借神力推动车轮救他们脱离苦难。 有一次国王为佛陀设宴,我在平地上等候佛陀的到来。 毗舍浮佛摩顶对我说:‘当平心地,则世界地一切皆平。’ 我立即心开,看到身体的微尘和世界的微尘没有任何差别,微尘的本性互不触碰,甚至刀兵也无法触及。 我在法性上悟得无生忍,成就了阿罗汉。 然后转回心念,进入菩萨位,听闻诸如来宣讲了妙莲华经,证悟了佛的智慧见地,我成为了先证明者,位列于前。 佛问我关于圆通的问题,我以谛视身界和尘埃等没有任何差别,本性如来藏虚妄而发现尘埃,尘埃销尽,智慧圆满,成就了无上的道,这是第一重要的!" 月光童子起身向佛顶礼,并说:“我回忆起恒河沙劫之前,有一位名为水天的佛出世,教导诸菩萨修习水精进入三摩地,观察身体内部的水性,无所争夺。 初时从涕唾开始,穷尽了津液、精血和大小便,身体内的水性像漩涡一样,观察身体内的水与外界的水,如浮幢、王刹和香水海等,没有任何差别。 我在那个时候初次修习了这个观想,只看到水,却未能观察到无身体的状态。 有一次我在比丘的房间里安坐,我的弟子窥视窗户,只看到清水遍布在房间里,什么也看不到。 这个童稚的弟子不懂事,拿一块瓦砾投入水中,激起了水声并看着水,然后离开了。 当我从定定悟后,突然感到心痛,就像舍利弗遭受妖魔的迫害一样。我自己思考着:'我已经成为阿罗汉很久了,远离了疾病和缘起,为什么今天突然感到心痛,会不会有退失?' “就在那时,月光童子迅速走到我的面前,将上述的事情告诉了我。 我告诉他说:'你再次去看水,立刻打开门进入水中除去那块瓦砾。' 童子遵从我的教诲,再次进入定悟,回来时仍然看到水中有瓦砾,打开门将其除去。 我从定悟中出来时,身体跟以前一样,并遇到了无量佛和山海自在通王如来,方才得到解脱身心,与十方界的香水海融为一体,性质与真空无二无别。 现在我在如来面前得到了童真的名号,成为预菩萨的会员。 佛问我关于圆通的问题,我以水性完全自由流通,得到无生忍和圆满的菩提,这是第一重要的!" 琉璃光法王子起身向佛顶礼,然后说道:“我回忆起经历了无数恒沙劫之前,有一位名为无量声的佛出世,他开示了菩萨本觉的妙明,观察这个世界和众生的身体,发现它们都是由妄缘和风力所转动的。 在那个时候,我观察到界安立和世界的运动,观察身体的动和静,观察心念的动和止,发现一切的动态都没有二或差别。 我当时觉悟到这个众生的运动本性,来无可寻找的地方,去无可到达的地方,十方微尘颠倒众生,同样地虚妄。 从三千大千世界到一个世界内,所有的众生都像一个容器中储存着无数的蚊虫,嗡嗡乱叫,在分寸之中鼓动着疯狂和喧嚣。 不久遇到佛,获得了无生忍,心开悟,看见了东方不动佛国,成为法王子事奉十方的佛陀,身心发出光明,洞彻一切无碍。 佛问我关于圆通的问题,我以观察风力没有依托,觉悟菩提心进入三摩地,与十方佛心灵相通,这是第一重要的!” 弥勒菩萨起身向佛顶礼,然后说道:“我回忆起经历了无数微尘劫之前,有一位名为日月灯明的佛出世。 我从那位佛那里得到出家的机缘,内心非常重视世间的名誉和追求。 那时,世尊教导我修习唯心识定进入三摩地,历经劫难,一直以此三昧事恒沙佛。 我追求世俗的名誉之心逐渐消退,灭尽无有。 最终,灯佛在世现身,我得以修成了无上妙圆识心三昧。 此后,我能够看到如来国土的净土和污染,皆是由我心的变化所显现。 世尊啊!我之所以能够如此,是因为我深入了解唯心识。 我的识性流露出无量如来。 现在,我得到了授记,在佛的补佛处修行。 佛问我关于圆通的问题,我以深入观察十方的唯识,将识心圆明融入圆成实相,远离依他和执著的计算,达到了无生忍,这是第一重要的!" 大势至法王子和五十二位同伦菩萨起身向佛顶礼,然后说道:“我回忆起经历了无数恒河沙劫之前,有一位名为无量光的佛出世。 十二位如来相继一劫,而最后一位佛名为超日月光。 那位佛教导我修行念佛三昧。 就像有人专注于忆记一个人,专心忘记其他人一样,当两人相遇时,无论是见或不见,相互的忆记更深。 从生到生,如同形影不离,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,就算子逃逝,众生若忆佛,念佛的心深深扎根,佛必定会现前,离去的佛并不遥远,不需要依靠外在的方便,自然而然地心开悟,就像染香者身上有香气,这就是名为香光庄严。 我本因地以念佛的心进入无生忍,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摄受念佛的众生,引导他们归于净土。 佛问我关于圆通的问题,我没有选择,将六根纳入净念中,相继修得三摩地,这是第一重要的!” |
GMT+8, 2025-4-26 17:17 , Processed in 0.056497 second(s), 15 queries .
mohebore mohebore X3.5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